山东零碳园区——AI储能优化调度平台 提高绿色能效率

科创生活 2025-07-23 财富自由人 5219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到2030年,建成一批省级零碳园区,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发挥关键作用。

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以就地、就近消纳为原则,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园区绿电按照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分布式自发自用和虚拟电厂等模式规模化发展。

建设绿色交通物流,完善园区“物流+交通+人流”绿色出行体系。推进园区新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和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善园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醇)站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车网互动技术应用。提高绿色运输比例,引导园区大宗货物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电动和氢燃料载重货车、物流车辆,绿色燃料船舶等绿色运输方式。

低碳建筑方面,新建民用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工业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工业建筑设计建造;既有厂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等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更换高效节能设备等方式进行绿色低碳化改造,逐步达到国家现行节能标准或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园区建筑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比例。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力争做到园区建筑屋顶光伏应装尽装,太阳能光热等建筑用能积极有序发展。

持续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水平,推动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综合利用的供热体系。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开发利用,建立“电、热、冷、汽、氢”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系统,持续推进园区用能低碳化。

积极构建绿电输配网络,发展新能源就地消纳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应用先进电网技术,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持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建设高比例消纳绿电的新型增量配网、智能微网,提升园区配电网的负荷承载力和运行灵活性。

加强新能源和园区电力输配网络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推进园区试点建设构网型、孤网运行、自备性质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支持具备建设条件并符合相关政策的园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建尽建。

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与技术突破

安科瑞 EMS3.0 系统以 “AI + 物联网 + 大数据” 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能源生产、分配、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wKgZO2h_VzuAQvUaAAFZe1hw7ok32.JPEG

全要素实时监控与智能控制

系统通过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实时接入变电站、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备数据,实现能源流、碳流的动态可视化。例如,在南通药明康德园区项目中,系统集成了 231 台多功能电力仪表与 6 台有源滤波装置,精准监测各环节能耗,并通过智能策略实现光伏与储能的协同控制,确保新能源全额消纳。此外,系统支持负荷柔性控制与防逆流保护,在某高科技园区改造中,通过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降低最大需量电费 21%,年节约成本 200 万元。

能源优化与经济调度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功率预测模型,系统可生成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的精准曲线,结合分时电价机制与电网约束条件,以用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优化调度。例如,在某工业园区中,系统通过峰谷电价套利与余电上网策略,使综合用电成本降低 15%,同时提升绿电消纳比例至 70%。这种 “预测 - 决策 - 执行” 的闭环机制,将园区从被动能源消费者转变为主动市场参与者,为虚拟电厂等新型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碳资产管理与全流程溯源

wKgZO2h_VzyADhL_AALsOcLsJts888.PNG

系统内置权威碳排放核算因子数据库,支持碳盘查清册、配额管理、交易记录等功能,帮助园区建立从监测到抵消的完整碳管理体系。例如,某园区通过系统实时追踪各企业碳排放数据,结合绿电消纳与碳汇购买,年实现碳交易收益 50 万元。此外,系统可对接政府监管平台,满足零碳园区评价中碳排放核算的透明度要求。

安科瑞吴春红18702111910

审核编辑 黄宇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