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功率晶体管的短路耐受性测试

科创生活 2025-10-08 财富自由人 5967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功率晶体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就像是电流的“开关”,控制着能量的流动。然而,当意外的短路发生时,这些“开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巨大的能量在一瞬间涌入,足以在眨眼间将器件烧毁。因此,一个合格的功率晶体管不仅需要高效地工作,更必须具备强大的短路耐受能力,以便在故障发生时能够给予系统足够的反应时间,启动保护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备受瞩目的功率晶体管——英飞凌的CoolGaN(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和OptiMOS 6(硅基场效应晶体管),在极端短路条件下的表现。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测试,我们将揭示这两种不同材料的晶体管,在面对短路时各自独特的“生存之道”,为工程师们在选择器件和设计保护电路时提供宝贵的参考。

测试前的准备:一场公平的较量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可比性,我们精心搭建了一个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测试平台。所有测试均在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低于35%的受控环境中进行。

c9156212-946c-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我们的“参赛选手”:

GaN选手:100VCoolGaN晶体管,型号IGD015S10S1,采用RQFN封装。

硅基选手:100VOptiMOS6晶体管,型号ISC022N10NM6,采用SuperSO8封装。

这两种晶体管在封装和导通电阻上都非常相似,使得它们成为一场“公平较量”的完美对手。

我们的“裁判团队”:

它们都被安装在英飞凌通用评估板上,并由一个高性能的栅极驱动器进行控制,确保信号的精确性。同时,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电源示波器以及电流探头等专业仪器,以便能够捕捉到短路发生时电流和电压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

第一场:输出短路测试

输出短路,通常发生在逆变器或全桥配置中,当两相之间意外短接时,电源的能量将毫无限制地涌向晶体管,这是对器件短路耐受性最严峻的考验之一。

硅基MOSFET的表现:

在测试中,OptiMOS 6 晶体管在导通瞬间,电流迅速飙升,器件进入了线性区,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为热应力急剧升高而失效。测试数据显示,在短短约 15微秒 后,器件就因为无法承受的高温而永久性损坏。其电流和电压波形。这种现象就像是器件在短路瞬间进入了“超负荷”状态,热量来不及散发,导致其内部结构崩溃。仿真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关断瞬间,结温急剧上升,即使关断后,损坏的器件也会持续导电,最终彻底失效。

c9e03dc0-946c-11f0-8c8f-92fbcf53809c.png

GaN HEMT的表现:

与MOSFET的惨烈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oolGaN 晶体管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韧性。当短路发生时,尽管其电流也迅速上升,但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其高压降能将电流重新分配,从而有效地将短路电流峰值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使其稳定在约 200A 左右。其电流和电压波形所示。这种“自我限制”的特性极大地降低了瞬时功耗,使得CoolGaN 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约为45微秒是MOSFET耐受时间的3倍。在测试结束后,晶体管仍保持完好。

caa3e00e-946c-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第二场:半桥短路测试

半桥短路,又称“支路短路”,模拟了半桥中一个器件失效或直流母线与开关节点直接短接的场景。与输出短路相比,这种短路模式通常会持续更长时间,考验的是器件在持续高压和高电流下的耐受能力。

cb02ef7c-946c-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硅基MOSFET的表现:

在此次测试中,OptiMOS 6 晶体管在约45微秒 时因热应力而失效。它的电流在导通时迅速上升,并一直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直到器件被彻底摧毁。仿真数据揭示了失效的根本原因:在失效瞬间,其结温达到了惊人的 865°C。这种持续的高温最终超过了硅基材料的极限,导致器件无法逆转的损坏。

GaN HEMT的表现:

面对同样的挑战,CoolGaN晶体管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它在短路条件下能够维持长达数百微秒。其电流在进入线性区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塌陷”现象,迅速降低并稳定在约 150A 的较低水平。正是这种自我电流限制的特性,使得器件的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其能够持续运行更长时间。最终,CoolGaN 在约280微秒 时因热应力而失效,但这一时间足足是MOSFET耐受时间的6倍。仿真结果也显示,尽管其结温在失效时达到了约775°C,但由于其优异的热特性,温升速率更慢,这为外部保护电路留下了充足的反应时间。

cb5a1892-946c-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探寻背后的科学:GaN的“生存密码”

为什么在两种严苛的短路测试中,GaN晶体管的表现都远超硅基MOS?答案隐藏在两种材料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中。

1. 跨导与温度的关系:GaN晶体管的跨导(即栅极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对温度的敏感度远低于硅基MOSFET。这意味着当器件在短路时发热,其导通能力不会像MOSFET那样急剧下降,从而能更好地维持电流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热失控”的正反馈效应。

2. 独特的电流限制能力:GaN独特的结构使其在短路时能够自然地限制电流。在进入线性区后,GaN晶体管的电流会趋于一个固定值,而不是像MOSFET那样持续飙升。这种“固定电流源”的特性,能够显著降低短路时的瞬时功耗,从而延长器件的生存时间。

3. 更优越的热特性:尽管两种器件在失效时结温都超过了其最大额定值,但GaN晶体管在热应力下的表现更佳,其温升速率更慢。这为外部保护电路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以在器件永久性损坏之前做出响应。

总结:GaN,短路保护的未来

本文通过详实的测试和数据分析,清晰地展示了100V CoolGaN 晶体管在短路耐受性上对 100 V OptiMOS 6 晶体管的显著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源于其优异的跨导-温度特性以及在短路时能够自我限制电流的能力。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GaN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工程师们在面对短路挑战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GaN技术的不断成熟,必将在各种高功率高效率应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